選擇題:(粗體為參考答案)
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將所選項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題卡相應題號的信息點上。
1、馬克思主義認為,哲學是
A、無產階級的世界觀 B、科學的世界觀
C、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 D、人們自發(fā)形成的世界觀
2、馬克思主義哲學同各門具體科學的關系屬于
A、一般和個別的關系 B、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C、本質和現(xiàn)象的關系 D、內容和形式的關系
3、把水、火、土、氣等具體物質形態(tài)看成世界本原的觀點,是一種
A、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物質觀
B、樸素唯物主義物質觀
C、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 D、庸俗唯物主義物質觀
4、下列選項中,說明了要堅持“兩點論”,全面看問題的是
A、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B、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監(jiān)聽則明,偏信則暗
5、面對消極腐敗的東西,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見微知著,防微杜漸。從哲學上看,這是因為
A、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B、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結果
C、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D、量變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會引起質變
6、“在對現(xiàn)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著對現(xiàn)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xiàn)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這是一種
A、形而上學觀點
B、唯物辯證法觀點
C、相對主義觀點 D、激辯論觀點
7、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關系是
A、認識中“源”和“流”的關系 B、認識中內容和形式的關系
C、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 D、實踐和理論的關系
8、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需要經過兩次飛躍,下列各項中,屬于第二次飛躍的是
A、從知覺到表象 B、從判斷到推理
C、從認識到實踐 D、從實踐到認識
9、人口因素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是
A、決定社會革命是否產生 B、決定國家的貧富強弱
C、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
D、制約和影響社會的發(fā)展
10、現(xiàn)代生產力系統(tǒng)中的準備性因素是
A、自然科學 B、勞動者
C、教育 D、經營管理
11、在階級社會中,階級斗爭源于對立階級之間
A、經濟利益的對立 B、政治立場的沖突
C、思想觀念的差別 D、生活方式的不同
12、判斷一種生產關系是否先進的根本標志是
A、生產資料公有制還是生產資料私有制
B、開放的市場經濟還是封閉的自然經濟
C、社會化大生產還是個體小生產
D、促進生產力發(fā)展還是阻礙生產力發(fā)展
13、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產生的理論成果是
A、毛澤東思想 B、“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學發(fā)展觀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14、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的會議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5、當今時代的主題是
A、戰(zhàn)爭與革命
B、和平與發(fā)展 C、改革與開放 D、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16、從社會性質上看,近代中國社會屬于
A、封建社會 B、資本主義社會
C、新民主主義社會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7、中共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者是
A、工人階級 B、農民階級 C、民族資產階級 D、城市小資產階級
18、鄧小平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fā),提出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
A、解放生產力 B、發(fā)展生產力
C、實現(xiàn)共同富裕 D、建成小康社會
19、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我們黨和國家生存發(fā)展的政治基石是
A、四項基本原則 B、人人平等原則
C、和平共處原則 D、公平正義原則
20、新時期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鮮明的特點是
A、解放思想
B、改革開放 C、自主創(chuàng)新 D、依法治國
21、馬克思主義認為,決定分配方式的是
A、經營方式 B、管理方式
C、生產方式 D、決策方式
22、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xiàn)形式,判斷股份制企業(yè)的性質,關鍵看其
A、資產組成 B、經營權掌握在誰的手里
C、管理模式
D、控股權掌握在誰的手里
2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fā)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在此基礎上,中共十七大提出的促進國民經濟發(fā)展的要求是
A、持續(xù)、快速、健康 B、又快又穩(wěn)
C、持續(xù)、穩(wěn)定、高效
D、又好又快
24、文明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標志。中共十七大第一次提出的文明發(fā)展的新概念是
A、物質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生態(tài)文明
25、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被首次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基本范疇的是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
C、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D、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26、我國的國體是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人民民主專政
C、一國兩制 D、民族區(qū)域自治
27、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鄧小平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這個方針主要是指
A、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B、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政治文明
C、一手抓政治文明,一手抓生態(tài)文明 D、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生態(tài)文明
28、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是
A、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C、民主精神和時代精神 D、社會主義榮辱觀
29、把我國巨大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yōu)勢的根本途徑是
A、發(fā)展教育 B、支持創(chuàng)業(yè) C、鼓勵出國 D、引進人才
30、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標志著存在40多年的兩級格局終結。自此世界格局呈現(xiàn)出的發(fā)展趨勢是
A、單級化
B、多級化 C、全球化 D、一體化
31、“一國兩制”構想的成功實踐,首先解決的是
A、香港問題 B、澳門問題 C、臺灣問題 D、港澳問題
32、20世紀60年代,周恩來將中國共產黨的一系列和平解放臺灣的思想和主張歸納為“一綱四目”,“一綱”是指
A、臺灣所有軍政及建設經費不足之數(shù)系由中央撥付
B、臺灣回歸后,所有軍政大權悉委于蔣
C、臺灣必須統(tǒng)一于中國
D、互約不派特務,不做破壞對方團結之舉
3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人數(shù)最多的依靠力量是
A、工人階級
B、農民階級 C、知識分子 D、新的社會階層
34、我國新時期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核心問題是
A、堅持黨的領導 B、擁護祖國統(tǒng)一 C、擁護社會主義 D、維護世界和平
35、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出發(fā)點和歸宿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團結
C、各民族共同繁榮 D、反對大民族主義
36、2010年7月12日,南非足球世界杯決賽在約翰內斯堡的足球城體育場進行,最終成為冠軍的是
A、荷蘭隊 B、阿根廷隊 C、德國隊
D、西班牙隊
37、2010年10月25日,首都各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座談會,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
A、50周年 B、55周年
C、60周年 D、65周年
38、為期6個月的上海世界博覽會,于2010年10月31日閉幕。歷史上,世博會在發(fā)展中國家舉行,本次世博會是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39、2011年4月28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shù)據(jù)公報(第1號)發(fā)布。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人口男性與女性占總人口的比例
A、女性略高于男性
B、男性略高于女性
C、兩者完全相等 D、兩者相差十分懸殊
40、2011年八國集團首腦會議于5月26日至27日在法國多維爾召開,這八國之中有一個是亞洲國家,即
A、日本 B、韓國 C、新加坡 D、中國